|
|
|
|
发布时间:2016-08-05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 |
6月11-12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民生文教基金会(台湾)主办,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承办,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协办的“第八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傅惠民出席并作主旨演讲。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郭振家,民生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袁福洪,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葛自祥分别致辞。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中华劳动与就业关系协会理事长陈正良,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路蕙鸿,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海外联谊会会长黄菱,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黄世忠等出席了论坛活动。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副主任黄子曦分别主持论坛,杨农副总干事作了论坛总结。来自台湾20余所院校的40余位嘉宾以及大陆23个省(区、市)的职业教育专家学者、职业院校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地方组织负责人等共200余人与会。
傅惠民副理事长在开幕会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阐述了当前大陆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并就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适应人才新需求、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了意见。他说,即将走进百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职业教育团体,职教社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的优势,在各个工作领域不断创新: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遵循市场规律,推进办学实践;突出品牌特色,推进温暖工程;加强对外联络,促进交流合作。特别是实施20多年的温暖工程,通过募集海内外资金,面向边远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开展公益性职业教育和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323.62万人次,帮助365.68万人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 他指出,经济新常态,人才新需求,是当前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背后是人才结构的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军。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靠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尤其是当前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技术、新工艺迅猛发展的新趋势,都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他强调,要适应经济新常态,适应人才新需求,乘势而上,打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版。为此,一是要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思路,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二是要树立“互联网+”的新思维,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郭振家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经济转型升级是两岸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作用重要而独特。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一线实用的高技能人才,为推进经济健康增长、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袁福洪董事长在致辞中说,海峡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两岸职业教育一家亲,职教交流永远是进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希望两岸职教界积极探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推进两岸职业教育有新的精进。 葛自祥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两岸职业教育交流要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重要作用,要共同努力搭建平台,推动两岸教育交流特别是职业教育交流发展得更好。当前,两岸职业教育界人士要在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要共同努力增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二是要共同努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进而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永续发展。 围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论坛主题,11位两岸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在对比两岸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设想,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提出“现代职业教育呼唤管理创新大智慧”,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校长陈繁兴阐述了因应生产力4.0、高等技职教育面临的议题,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俞仲文指出处于转型升级中的大陆产业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台湾成功大学教育所教授兼新闻中心主任汤尧以一所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治理为案例分析了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运作转型,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谈了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结构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创新,台湾元培医事科技大学校长林志城以蔡元培先生的实利主义主张分析了大学的产学研结合,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介绍了该校“校企合作的新高度——携手打造企业预备队”的具体做法,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副校长吴文滨分享了亚太创意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厦门南洋职业学院董事长鲁加升介绍了学校“开展三创教育 提高学生三创能力”的做法,台湾康林国际集团附设中心执行长曹行键专题报告了职业院校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的经验。 杨农副总干事在总结中强调,两岸职业教育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十分必要。面对当前的形势,应本着两条原则做好今后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工作:一是多点频接、不求大功、只求有效,通过多方面的务实努力,面向学术、面向课程、面向学生以及专业和就业等具体问题,做精做细交流项目,推动两岸交流取得实效;二是利用好现有的高端交流平台寻求大体量的项目合作,要充分发挥“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等既有平台和机制的作用,为两岸技职院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职业教育的促进机构, 中华职业教育社将持之以恒地在两岸职教交流方面作更多的工作。 论坛期间,我社还在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举行了两岸校长对话会,杨农副总干事主持了对话会。民生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袁福洪、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路蕙鸿,台湾黎明技术学院校长周锦东、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副校长郑舜仁,厦门南洋学院董事长鲁加升以及两岸技职院校的90余名校长和相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新华社、人民政协报、《台声》杂志,以及来自台湾和福建、厦门当地的十余家新闻媒体与会进行了报道。 在厦门期间,傅惠民副理事长还应邀出席了“第八届海峡论坛”主论坛开幕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