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时间:2022-12-20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 |
疫情三年多,各种“专家”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发表的各种观点前后矛盾、冲突重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无所适从、徒增焦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抗疫情的信心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已经到了不可不管的时候。
一、存在的问题:
1.认知偏差,心理恐慌不知所措。打开手机了解疫情,今天这个专家说:“没有感染新冠无需吃药”,明天那个专家说:“感染前要吃药预防”,微信群还有专家发的药方……等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新冠的看法不一,“支的招”也不同,甚至有些并非是官方权威专家,导致大家不知所措,认知出现偏差,不知谁说的对。
2.大量囤药,造成非必要的浪费。“专家说”某种药品可以治疗“新冠病毒”,马上这种药品就会被大家抢购一空,“专家说”这个方子可以预防“新冠病毒”马上这个方子里涉及的所有食材药品又被一扫而空。导致大量囤药的人药品过期造成浪费,真正病人一药难求。甚至还有一些人和商家趁机哄抬价格发“疫财”。
因此建议:
1.宣传部门、网信办加强对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监管监督,禁止恶意剪辑,并及时发布推广正确、科学、权威的防护知识。 2.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一是作出积极回应,正确引导广大群众合理储备药品,对购买数量进行限购,确保生病药品够用,市场药品稳定;二是加强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哄抬物价商家及时作出严肃处理。
(开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张晓艳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