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时间:2017-07-12 新闻来源: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 浏览次数: | |
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30年工作回顾
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下简称省职教社)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省级地方组织。1986年6月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河南工作组, 1989年11月成立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至第四届主任是许报忠同志。第五届主任是张汉英同志。2009年8月至今龚立群任主任。 30年来,省职教社在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的领导和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和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与“凝聚力建设行动”,按照“创新、落实、服务、严实”的要求,在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温暖工程、建言献策、理论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积极履职尽责,统筹推进职教社各项工作。在温暖工程实施二十周年表彰大会上获优秀组织管理奖,先后有15名同志获得黄炎培职教奖,在庆祝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我省有9名老同志获得荣誉证书。多年来,河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扎实实施温暖工程。温暖工程项目实施20年来,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开展职教扶贫。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指导与介绍两种手段,对贫困农民、城市下岗工人就学子女实行救助。1994年,孙起孟理事长来河南视察工作,称赞河南职教社是“无私奉献的群体,四有人才的摇篮”。2004年,在周口召开了温暖工程成果表彰现场会,宣传推广一批社员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实施温暖工程的方式方法。2006年,省职教社积极申请“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项目,先后为河南13个县区争取“双百”项目资金3000万元,共培训建筑业农民工、乡村医生等7万余人。2013年开始,在河南信阳航空服务学校设立温暖工程教育移民班和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班。近两年来,以“学树创”活动为抓手,开展“三社帮一村”扶贫模式,工作初显成效。 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围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30年来,省职教社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方针,积极举办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社员代表参加的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广泛联系民办教育界代表人士认真学习贯彻《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通过社员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建议。 强化职教理论研究。1992年创刊《河南职业教育》,宣传党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研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等。从1996年开始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2015年,结合全省统战系统开展的“凝聚力建设行动”,省社撰写的理论文章被《社讯》和《中华职业教育》杂志全文刊发;2016年申报了总社“互联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课题研究。为庆祝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省职教社组织开展了我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100余篇,知识竞赛答卷近2000份。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30年来,省职教社充分发挥“三性”优势,加强海外交流和对台联谊工作。先后接待了日本广岛大学,台湾商业教育基金会,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到河南参访。2012年以来,应中华文化教育经贸科技交流协会等职业教育机构邀请,省职教社组织职业院校校长和教育专家到台湾进行职业教育交流考察、参加赴台高级研修班等。2016年,应澳大利亚国王大学、奥克兰(新西兰)国际学院邀请,省职教社随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职业教育调研考察。上述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省职教社的对外交流渠道,推动了河南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 |
|